• 传承家风 童声颂廉(三)
  • 发布时间:2023-10-07 22:14:00    阅读量: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战争年代走来,是国家的功臣,也是治家的典范。他们所建立的红色家风家规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甘于奉献、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现推出《传承家风 童声颂廉》专栏,邀请集团党员干部子女诵读家风故事,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家规,过好亲情关,管好身边人,育好下一代,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而努力!   
     
      本期小小朗读者:
     
    刘静琪(12岁)
    灡山公司审计法务部部长刘谦的女儿
     
      邓小平家规故事之《严格要求子女》
      邓小平对子女们要求很严格。每次重大政治运动来临之前,他都要将子女们召集在一起,要求每个人自珍自重,出了问题他谁也不保。他的子女们都在社会上各有工作,回到家里总要对外面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进行评说,有褒有贬,有时也有牢骚。对于子女们的议论,邓小平总是静静地倾听,有时笑一笑,从不发表意见。子女们的谈话,是他了解外面社会的又一渠道。但是,他决不允许子女们干涉国家的政治决策,要求家中所有人都要维护国家的声誉和利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中国现代化建设就此展开。在政坛“三起三落”的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政治地位擢升可能带给子女的影响,素日与家人相濡以沫、对待子女非常民主的邓小平严肃地把全家召集起来谈话,中心议题是要家人“夹着尾巴做人”。
      邓小平和妻子卓琳从不娇惯孩子。邓林、邓朴方、邓楠都是在寄宿学校上小学,学校远在北京郊区,邓小平从不准司机接送他们。无论是周一早上赶去学校,还是周末从学校回家,三个人都是自己乘公共汽车。上中学以后,三个人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
      当时邓小平谈到:邓家孩子要谨慎,名不要出得太大,要夹着尾巴做人,而且强调“要守法,不要脱离国家的法律范围,真要到那个时候,我也不会帮你们”。邓小平晚年听力衰退,小女儿邓榕充当他的“耳朵”,参与和见证了许多影响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时刻,如 1984 年第一次视察南方、中英谈判等,但邓家人始终恪守着见证者的“本分”。
    邓家吃饭,孩子们每次都要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不允许有剩,哪怕有一粒米掉在饭桌上都要捡起来吃掉。这种勤俭的作风,寻常百姓家都难做到,但是邓家的家教就是如此之严。邓小平和卓琳从不打骂孩子,对待孩子总是和蔼有加,给他们宽松的成长空间,不束缚孩子的天性。
      “文化大革命”之前,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经济上不太宽裕,几个孩子都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老大长高了,衣服小了,就让老二接着穿。短了,接一截;破了,补个补丁,接着穿。
      邓小平对子女的教育遵循的是“给他们本事,教育他们成才,多少不在乎,能养活自己就行”。
     
    陈柏良(10岁)
    国信建设集团纪检监察室纪检专干
    陈浩的儿子
     
     
      刘少奇家规故事之《不搞特殊照顾》
      在工作和生活上,刘少奇十分注重“公私分明”,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尤其注意这一点,坚决反对搞特殊照顾。他曾经对子女就读学校的老师们说:“不要因为是我的孩子,就迁就他们,照顾他们,那样对他们没有好处。”
      刘允若是刘少奇的二儿子,1954 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刘允若因和同学关系不大融洽向留学生党组织提出要转系甚至调换学校的要求。党组织原想通过做思想工作使他改变想法,但他仍固执己见,还连续给刘少奇写了几封信,希望得到父亲的帮助和支持。
      针对儿子暴露出的思想问题,刘少奇没有迁就。他即刻写了几封回信,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刘少奇还对儿子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与同学们搞好关系,长期坚持下去,经常注意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培养自己成为国家的一个有用的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
      刘少奇通过耐心的教导,教育儿子正确对待兴趣爱好、正确对待批评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事例,直至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方面借鉴学习。
      刘少奇十分注重培养子女艰苦朴素的作风,避免他们滋生享乐主义。有一次,刘平平跟随阿姨上街购置衣服,看中了一件四十元的大衣并买回家。刘少奇知道这件事后找到阿姨很严肃地谈起此事,嘱咐阿姨一定要把这件大衣退掉并认真地说:“今后要培养孩子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要娇惯他们。”
      此外,刘少奇坚持要求家人积极参加劳动。在中南海里,他让家人种植果树,帮厨房煮饭做菜,甚至修建房屋时他还让王光美带领孩子们去工地参加劳动。1958年,刘少奇觉得孩子们长大了,只在院子里劳动还不够,于是要求孩子们暑假时半天时间复习功课,半天时间去公社同农民一起劳动,并且要像农民一样“不怕热,不怕累,不怕吃苦”。
      刘少奇是伟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是一家之主,是子女的慈父,更是他们的严师;他通过言传身教让优良家风得以传承,更为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镜子。